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郭振宇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学术 | 山东为什么需要“当代艺术”? --张望、郭振宇、方辉对话山东当代艺术

2023-05-04 17:57: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山东为什么需要“当代艺术”?

--张望、郭振宇、方辉对话山东当代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a058aa9120688e7bfe4a2961b0a94734.jpg

  对谈嘉宾: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望(中) 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左)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方辉(右)

  Q

  :

  郭振宇:张老师好,我和方辉今天想请您共同谈一下关于山东和当代艺术的关系。

  A

  :

  张望:好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你们可以自由谈。

  Q

  :

  郭振宇: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代一代积累的结果,也是每一代人认知世界的结果,每一代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说山东需要当代艺术,而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自身需要这个东西是重要的,我们应当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下思考。

  60 后 70 后的一代人把物质需求认为是基本的保障,因为这一代人都是从物质贫乏时代走过来的,大家经历了一个原始积累到建设发展的过程,所以这一代人就有自己的出发点和关注点。现在的时代却是被称为“Z世代”,就是指 1995 到 2010 年这一段时间出生的小孩所属的时代,他们一出生就面对互联网,面对一个数字的时代、一个“元宇宙”的时代,后来又面对了“后疫情”的时代。这代年轻人对物质没有太大的依赖感,他们更喜欢电子媒体,纸本书对他们而言也无所谓。主流社会不允许他们打游戏,不允许他们上网,但他们离开网络就不能生活。尽管我们长辈反对,可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又慢慢地沉浸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比如手机结账,扫二维码、网购等等。他们生活安定,没有物质方面的压力与焦虑,上学条件好,一接触的就是智能手机--我们却经历了一个模拟手机、数字手机的时代,他们甚至没有接触过座机电话,这都是他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所以他们面对世界有自己的感受、认知和叙述的方式,我想,因而他们会有与我们不同的艺术态度。这些不同的认知与态度,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介、新技术、新观念的生成,促使文化艺术有新的形式与表达方式。

  方辉:郭老师,您是说,是当代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他们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改变?

  郭振宇:是的。

  A

  :

  张望:我们一提当代艺术,往往就是指西方的现代艺术所延伸出来的那个东西,那么,中国的社会发展就不需要当代艺术了吗?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得有一个新的形态,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发现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艺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年轻人的思想和追求的东西和以前不一样,那么,艺术形态就应该不一样,只是有些年纪大的人不太愿意改变,年轻人更容易一些。

  郭振宇:这和音乐器乐一样,在过去是用手工技术演奏,现在开始有了数码技术,是用电子、数字模拟的音乐,它直接超越了一些人工所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而引发演奏强度与频率的改变与提升,并会形成新的音色与表现形式。发声学的研究以及声音艺术家的参与,也拓展了声音艺术、音乐表达的阈值和广度,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新的多样态艺术融合的创作方式。

  张望:所以说,我们首先对当代艺术这个概念要有个全新的认识,不能简单的把它当作西方的一个特权。当代艺术对中国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产物,文化发展到现在的这个程度了,艺术就需要当代的一些理念和手法,或者说要有我们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当然不一定非要冠以“中国当代艺术”这个名称,但它至少是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艺术。山东一直不是一个封闭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艺术在山东的影响和发展也就成为必然,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山东的确需要当代艺术,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郭振宇:很多人认为山东是不温不火的一种文化性格,但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它实际上是南北文化集大成的地域,因为它是中国自北向南必经的中间地带,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古代的琅琊郡,不仅出像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家,也出鬼谷子这样的战略家。从春秋时代的齐桓公开始,山东文化就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地区,各种学说都可以在山东“争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44893276c42c488f32ea77aabab8df2b.png

  张望:从今天文化挖掘的角度上看,我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儒家文化。但要从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上来看,齐国“百家争鸣”的文化精神可能是我们时代更需要的,“守正创新”这个词就是对齐鲁文化的一个最好的概括。“守正”,守的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宗旨,“创新”就是齐国道家开放包容的革新精神,我觉着这两个角度都不应该偏废。今天其它省份因为我们的宣传立场,更多都是从儒家的角度看山东,山东就容易被贴上保守的标签。这个现象要改变就要多加把劲,尤其是年轻人要多做点工作,因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东西,更喜欢创新。中国社会走到今天的确也是走到了一个结点,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山东文化也到了一个新选择的历史阶段,需要一个开放的理念,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转折时期要做一些新的选择,多做一些工作。

  我一直在想,我们山东的文化需要在两个方向发力:一个是在传统文化里面研究一些新的东西,说转化也好,说创新也好,现在我们的确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但我觉着还要有另一个发力点,就是完全跟现在的这种新技术和新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一些新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与传统艺术形态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就像数字艺术,甚至还有更超前的技术都可以尝试,我觉着这里面可能就是中国未来在国际舞台上有所建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艺术样式,我们只能是完善,或者是让它们达到一个精益求精的状态,但它形成不了一种全新的影响力。科技和艺术精神的结合以及新媒介的运用,也许是中国实现艺术飞跃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科技也并不落后,当年西方包括美国艺术的发展、创新,实际上也是跟当时的科学发生了关联,它受到了来自科学和其它新领域的一些影响,产生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艺术形态,甚至有些艺术目前还在影响世界--我们所说的当代艺术不就是这样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fccf39628832f5c99e170c0e1bcda2f4.jpg

  现在我们通过国际双年展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或者说一个新的视角,就强调中国人创造的艺术,不是复制西方的样式。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不是在强调一个创造型社会吗?我们从原来的制造型社会转变为创造型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模仿型社会的自我转型。制造型就是模仿人家的技术,来样加工,包括我们的艺术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于现代艺术的观念基本就是在对西方的模仿中发展起来的,但目前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创造型艺术--这和过去不同了,单纯模仿就很难立足了。在当下的时代,我们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去“守正”,持续完善自己传统的艺术,另一方面还是要去鼓励年轻人做大胆的尝试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我觉着这种氛围是必要的,否则我们的艺术就会单一,思维也会僵化。

  郭振宇:目前的主流文化也开始关注数字化问题,许多艺术家也已经开始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了,游戏公司或者说“元宇宙”仅仅只是提供一个管理平台,年轻人、网络原居民可以在里面自由发挥。这种艺术就不可能是古代传统精英的艺术。宋代文人写意画的流行跟当时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商业经济发达,物质生活丰富,社会崇尚对精神的高雅追求,文人也参与绘画创作,除了绘画技术上倡导写意,文人们的诗歌、书法、哲思也是他们的优势强项,他们就要表达禅宗、老庄的一些出世、逍遥、自然的审美趣味。这种当时代的激进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异化和趋众化式的优化,加之文人的话语权优势,造成了一个时代艺术的繁荣与整体推进,以至于影响了1000年。当今时代网络的物质基础建设,加之数字信息的飞速发展,NFT技术的成熟与全域覆盖,无载体艺术成为可能。“元宇宙”使各项新媒体技术走向综合、走向成熟,故而虚拟艺术开始出现,这又是这个时代的优势与方向。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参与的、技术无门槛化与全能性,简化并延伸了人的能力外延,使个体的创造力属性在全网时代得到释放,“人人都是艺术家”。加之信息的无差别复制与快捷传播,新的大众艺术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当代艺术的话语契机和背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7df0c9346c7a89b8d3511d2271dd69c1.png

  方辉:古代的精英分子大多会参与到书画里面来,现代的精英分子对这些就不太感兴趣,他们会选择其它的领域去玩,这就是时代的导向。

  郭振宇:现代的文化形态东西方差不多,都是一个哲科思维的时代,强调学术分科,艺术在这种精神下也有了哲思或者社会意义。但中国古代基本还是一个综合通学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体现在绘画上就有很大的优势,其它的文章、诗词等形式都不如绘画能更深刻地反映这种深奥的哲理。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缺少哲科研究学者的体系中,文人画填补了这样一种思辨空白。我们可以认为,这也是立足于那个时代的“当代性”。

  Q

  :

  方辉:张老师,第一届国际双年展的时候,我把标题“和动力”中的“和”这一概念研究了一下。“和”在春秋以前的时代就是指一种乐器,后来引申为“知音”,再后来被儒家学派又引申为一种哲学概念--“中和”,但它又不是完全抽象的一个“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方法论。《中庸》里面讲“致中和,天地位焉”,古代一些青铜礼器的制作工艺也遵循“和”的理念,把各自金属成分很恰当地调配在一起,做成完美的礼器,以影响社会。这种富于智慧的文化理念不断对其它思想文化进行吸纳,以实现新的“中和”,这就使山东的文化不断成为一个变量的新的矛盾体而始终处于文化前沿。齐国的学术机构“稷下学宫”也是秉持这个理念。百家争鸣以后所形成的黄老思想一直延伸到汉武帝时代才被终止,它强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对其它领域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才被重新认识和发现。是不是在当代的语境下或者说一个更大文化视野下,传统的精髓才会被重新发现?

  A

  :

  张望:是的,有了当代艺术的语境,山东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可能被进一步激活,光靠传统的样式就不行,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优势,它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精神,它是广泛吸收的。

  郭振宇:古代的中西方文化都是以综合思维为特征的,但中国的农业文明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更典型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近代中国突然面对全世界兴起的工商业文明的压制,想融入新的文化,就得和过去的文化区分开,才提出了一个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在绘画领域只有中国的中国画、伊朗的波斯画、日本的日本画是以地域来命名的画种,而别的绘画类型则在相互融合中实现了一种变革。

  方辉:中国人提出“国画”的这个概念,是因为从过去的自我文化的优越感而被迫转向了“世界之中国”这一概念的,一批学者为了对民族文化的保留而特意强调的一种“民族主义”式的概念。

  张望:“中国画”这个概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出现的,以前没有这个概念,就是写意画、水墨画,当然,这也和中国美术社团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学院教学在中国的出现恐怕也不会有这个称谓。

  郭振宇:当时徐悲鸿等老一辈美术教育家提出了改造中国画的理念,要真正地改造完成,也就没有中国画这个称法了吧?

  张望:当时北平艺专为了教学方便,分了西画科和国画科,西画科包括油画、水彩、版画这些内容,国画科则包括了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这些内容,但都是分科治学的西方思维。

  郭振宇:蔡元培的时代统称艺术为美术,后来才把美术独立出来。

  方辉:这些概念都是在 20 世纪初从日本传入的,许多称谓都是临时的,为了和西方艺术区别开,目的也是为了吸收一些西方科学的方法。

  张望:要从徐蒋的教学体系来看,中国画就已经完全西方化了,他们完全是用西画的方法和概念来画中国画的。但到后来,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关注西方现代艺术的时候,一部分中国画家又强调一种民族文化自觉,还有人提出要回归文人画。我曾经把近代以来的现代中国画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徐蒋体系,这个体系是对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和传统笔墨结合的强调,这一阶段一直影响到了卢沉、周思聪为代表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展开的,他们在徐蒋体系的基础上把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创作方法同中国画的笔墨特点相融合。第三个阶段就是自新世纪以来,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20世纪中国画创新经验的融合。回顾中国画的这三个阶段的变化与发展,都是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所产生的,中国画是在这个立场上实现的自我开放、融合、吸收和改造。交流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动力,从表面上看这些进步是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结合,但实质上却是因为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是这些变化才影响到艺术和文化的革新诉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a2abd635ade0fc16735db813442f0210.jpg

  徐悲鸿、林风眠这些有影响的人物把西方的艺术带回中国,但中国政府当时对抽象的现代艺术还是有些排斥,尤其是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不太适合,因此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所以我们认为,政府要介入当代艺术的发展才更好,如果当代艺术与党和国家的文化导向没有发生关联,就很难发展,林风眠的艺术就是例子。

  郭振宇:有些艺术对于社会的服务是直接的作用,有些则是间接的作用,它们对文化的发展可以有不同的功能。

  张望:但我们现在的研究领域,这个功能非常弱,还不能协调起来。我更重视教育功能,我们政府的文化机构除了重视主题创作和重大题材以外,不应该忽视另一个功能,就是创新的功能,引领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

  方辉:国际双年展举办了以后,山东在学院美术教育上是否也要进行一些探索?目前山东的学生家长引导孩子的教育最多说到现代艺术的马蒂斯、毕加索、梵高,对于当代艺术的杜尚、博伊斯、徐冰等艺术家却一无所知,他们还是局限于画面的认识,不知道生活化的艺术体验,也不知道更“人人是艺术家”的概念。

  张望: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挺麻烦,因为学校的教学有一套规则,或者说一个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改变,许多尝试就很难被认可。西方的学院自主权要大一些,他们培养的学生社会认可功能能够建立起来,也能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教学的创新方面难点要更大一些,但我们还是应该去做。

  郭振宇:学院是一个代表学术前沿的阵地,又是青年艺术家的集散地,应该多展开学术探索、艺术尝试,而不是一成不变。

  张望:我们的学院教育基本上是在古典写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我认为一些新兴的学科可以重新布局纳入教学,比如说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像一些学院应该多实践。学院里可以既保留原来固有的体系,同时还要建立新的体系,两个体系最好同时存在。

  Q

  :

  郭振宇:我也在思考,是否就像我们设立经济特区一样开展学院教育新尝试?当然,经济特区也是因为有一个或某个模式标准的存在作为参考才推动进行的。

  A

  :

  张望:保留和建立这两种教学方式,它们中间还可以有一个重叠的部分,这个重叠的部分可能会对将来中国的整个格局形成一个重要的改变。中国应该考虑建立未来的艺术,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作用。拿原来的东西进行世界交流肯定是不行了,应该综合运用,更加重视前沿的东西,关注前沿的艺术形态,从人类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像枪炮一样,敌人能用,我们也能用,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去建立这一领域,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

  当代艺术让大众接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上一届双年展里有一个当代艺术家叫宋冬,他的作品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他的作品风格有很多类型,我们选择了他温情的风格,要他把山东“和”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通过双年展,山东老百姓对当代艺术会有一个积极的判断,也会喜欢上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在开始产生的时候会对社会产生一些对立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发展起来的一个艺术形态,因为它在自由发展的时候,肯定会有许多自由的想法,这些想法也许会和社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也是一个时代走到另一个时代的一个自然反应,就像“伤痕文学”,80 年代流行的都是伤痕的情感,没有快乐的东西,因为大家关注的就是这种情感表达。当代艺术在西方刚产生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我们却不能把那个时代的当代艺术等同于现在的当代艺术,或者未来的当代艺术,这肯定是不对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c56e2e2667e09b381576b6356b62b045.png

  郭振宇:我们可以做一些批判性的当代艺术,但更应该借用当代艺术来影响民众的创造精神,以便发展出更好的时代艺术。

  张望:是的,以后可以把这些实践和我们的理论思考联系起来进行讨论,从实践中总结和推动理论的创新,再去影响我们新的实践。

  方辉:这样,山东的艺术生态也会和文化创新相结合与齐鲁大地的人文沃土相结合,逐渐走出具有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

​编辑:李安然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郭振宇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